中興遭美國封殺,我們拿什么贏得尊重
最近,科技領域似乎有些不太平。在中美貿易摩擦日趨緊張的關鍵時刻,美國商務部猝不及防地扔出了大招,明確表示將禁止美國公司7年內與中興開展任何業務,其中軟件、技術、芯片等零部件銷售均在限制范圍之內,直至2025年3月13日。
而究其原因,美方表示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。此消息一出,瞬間引來一陣唏噓。毫不夸張地說,美國商務部的一紙“7年”出口禁令,著實將中國第二大、全球第四大通訊設備制造商,老牌高新技術公司的中興推向懸崖邊緣,甚至可以說基本斷送了中興所有的未來。
為何?原來中興電信設備、手機中有大量來自美國公司的元器件和軟件,其中很多都是無替代方案的,而受此禁書影響,中興未來的產品銷售、規劃、開發相應的都會遭受重挫。更何況目前電信行業發展如此之快,話說7年后的中興還能跟上腳步嗎?這難道是傳說中的“7年之癢”?這足以拖垮任何一個科技公司進入休克狀態,更不用提 5G 時代已近在眼前。
針對此事,4月20日中興通訊也發表了最新“關于美國商務部激活拒絕令的聲明”。長文聲明中中興通訊表示,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(BIS)無視了中興通訊過去兩年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艱苦努力、巨大投入以及長足進步;無視兩份函件中的問題是公司自查發現,及時主動通報;無視公司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,并快速糾正問題,并聘請權威美國律所獨立調查。而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前,BIS執意對中興施以最嚴厲的制裁,這樣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。對此,中興表示“他們不能接受!”
看似“微乎其微”的芯片禁售會產生如此大的震動?
據相關數據顯示,2016年中國進口芯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,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。芯片作為當今信息時代的核心元器件,是互聯網企業發展的“命門”,也是各國占領高科技領域和市場的必爭之地。數據顯示,中國一年制造11.8億部手機(占全球手機產量的七成)、3.5億臺計算機、1.3億臺彩電,對IC芯片的需求占據全球市場供貨量的1/3。但尷尬的是,國產芯片的自給率不足3成,集成電路產值不足全球的7%,市場份額不到10%,中國信息產業和制造業的芯片90%以上依賴進口。
技術差距客觀存在,努力縮小差距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與出路
芯片是一個高投入、高風險、高產出的行業,對資金的需求巨大,對技術領先性也非常敏感。雖然芯片研發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但在中興通訊事件上,長期忽視基礎研究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,忽視技術創新的后果得到了痛苦地驗證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眼前最大的隱患,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是制勝關鍵。
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,供應鏈的“命門”掌握在別人手里,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,甚至會不堪一擊。
現在,作為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力更生,才不會受制于人,才能使我們走出困境。這是唯一的出路。別無選澤!
天進儀器擁有一支專業的技術隊伍,秉承創新,誠信,共贏的核心價值觀。我們始終如一地追求高品質、高科技的專業品牌形象,擁有18年研發生產經驗,產品出口海外多個多家,并獲得多項軟件技術專利。掌握核心技術,不用受制于人!振興中華,從我做起!為中國打CALL!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